名词解释

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措施。用今天的话来说,它就是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

基本资料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这种粮食称漕粮,漕粮的运输称漕运,方式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狭义的漕运仅指通过运河并沟通天然河道转运漕粮的河运而言。

历史来源

漕运起源很早。西汉定都长安后,每年需从关东运输大量谷物以满足关中地区贵族、官吏和军队的需求。漕转关中,费用浩大,需时很长,动员人力很多,特别是漕船要经过黄河三门峡砥柱之险。

发展脉络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漕运这一独特的制度和体系,跨越多个朝代,稳定地延续了一千多年,对古代中国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近两千年的文化传统。

文化意义

漕运系统,促进和加强了中国东部经济区域的发展和繁荣,稳定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格局,保证了国家统一和安全, 对古代中国大一统观念的产生和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加强了地区间、民族间的文化交流。